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8节(1 / 2)





  林大夫唉了声:“也是可惜。”

  “林大夫……”祝照实在听不下去,这一路送来,林大夫不知几眼古怪地看着她了,好似都怪她,才害得明云见不能当和尚道士似的。

  明云见又非不喜男女情爱欢好,这一句可惜,从何而来啊?

  林大夫也知自己失言,只对明云见道:“日后有空来杏风山,你我再执子对弈,把茶长谈。”

  “一定。”明云见应下。

  林大夫这才不舍地上了马车,坐上马车后,他掀开车帘又朝明云见看去,你了一声察觉到祝照的视线,于是没了下文,犹豫了会儿,才道:“你与夫人,安适如常。”

  明云见浅笑,祝照站在他身后,心想‘安适如常’也算是一句不错的祝福了。

  第132章 有孕

  自从到了笙州, 祝照刚开始还没什么反应, 后来的几日便渐渐察觉出来不适,似乎是水土不服, 吃东西也没什么胃口了。

  刚到笙州时,明云见处理云家的事物, 古谦也顺着明云见的意, 慢慢将一些店铺里的账本交给祝照打理。故而白日明云见去码头看船, 茶库点仓时, 祝照还有事可以忙,白日里抽不得空闲去想他。

  等明云见忙完一阵子之后, 便带着祝照在笙州有名的茶楼里吃了点儿当地特色的海鲜,全都是原汁原味清蒸较多。这里的口味适合明云见,他本就不喜欢吃过甜或者过咸的东西, 但祝照觉得味道也只能算作一般, 不过见明云见兴致勃勃的,她也就微笑附和了几句不错。

  除了带祝照吃东西, 明云见还特地选了一艘船只带祝照出海,倒是没去什么远的地方玩儿,只是在附近的一座小岛上过了一夜, 看了海上的日落与日出,第二日再乘船回来。

  不知是不是祝照这几日陪着明云见吃笙州海鲜不太合胃口的原因, 清闲过后回到云府,祝照便开始没什么食欲了。

  起先还好,只是吃的东西少了点儿, 也可能是入了冬,天气渐凉,放在桌上的饭菜吃到一半便没了温度,又或者是迟来的水土不服,祝照一日三餐成了两餐,晚间大多只吃一点儿蜜饯糕点,其他的都不吃了。

  只是又过了几天,她的胃口更差了些,味觉似乎也提升了不少,饭菜里的油味儿稍重了一点便得干呕。

  前几次祝照呕时,明云见不在身边,两个丫鬟很担心,但祝照也没觉得身体又何不舒服的地方,倒是热乎乎的汤喝了不少,她觉得自己恐怕就是口味变了加上水土不服,便没让她们告诉明云见。

  后来有一次,府里的厨子做了祝照爱吃的鸡蛋羹,只是放得凉了点儿,祝照闻着上头麻油的味道便捂着嘴小跑着出去要吐,明云见正坐在桌上,见状愣了愣,连忙起身过去扶着她问:“怎么了?”

  祝照呕了几次什么也没吐出来,于是摇头道:“没什么,前段时日便这样了,吃东西总是不合胃口,怕是那些鱼虾吃多了。”

  明云见微微皱眉:“你若不喜欢吃,便不用硬陪着我吃,当时吃得不多,回府又食不下咽。这天已经冷下来了,人家都是吃饭长肉的时候,我见你似乎清减了些,还是找个大夫过来瞧瞧。”

  祝照本想说不用。

  毕竟林大夫临走前留了不少药在这儿,才吃完呢,这回又看大夫,祝照怕自己嘴里总是苦涩的,她不喜欢。

  笙州又没有糖葫芦,只有一些易保存,能从外地买来的蜜饯干果,再吃药,恐怕连蜜饯干果都不能抵消她口中的苦味儿了。

  不过祝照并未坚持,因为明云见瞧着当真很担心她的身体状况,祝照也就只能点头,只是附加了一句:“若是真的只是胃口不好,你便别让大夫给我配药喝了,这东西我从小喝到大,没有一次是真正断了的,真的喝够了。”

  “是药三分毒,对你身体无益的,咱们便不喝。”明云见应了她。

  牵着祝照的手回到餐桌边,桌上的饭菜已经半凉了,别说是祝照,就连明云见也没什么胃口,便干脆让人撤下,随后吩咐厨房煮一点儿热粥来,他与祝照喝点儿粥。

  晚间喝完粥,祝照躺在明云见的怀里听着屋外的风声,因为笙州毕竟靠海,虽说天气没京都那么冷,但风声却很大。祝照将脸埋在明云见的怀中,困意不深,手上一直抓着明云见的腰带把玩,细细地摸着他腰带上的纹路。

  祝照安静,不吵不闹也不动,但就是让明云见知道,她没睡着。

  屋外的风声还在,祝照的手也没歇下,最终明云见无奈,叹了口气道:“夜已深了。”

  祝照这才一愣,问了句:“你还没睡呢?”

  明云见慢慢睁开眼,眼中有些疲惫之色,但显然是一直没睡着。他与祝照不同,祝照白日在家中没事儿还可以睡个午觉,云家这些日子接了个大生意,海船出航几日便遇上了海贼,这些还得明云见去打理,故而他白日较为忙碌,也没空陪着祝照。

  明云见低头看了眼祝照,瞧见她双眼睁得很大,似乎一直都没闭上,于是搂着她的腰问:“不然我给你念故事听?”

  祝照闻言,一瞬有些羞涩,微微红着脸道:“我又不是小孩子,怎么还要你给我念故事听啊……”

  “谁让你睡不着,再不睡便要入子夜,次日天一亮我就得起了。”明云见伸手拍了拍她的后背,起身道:“你往里头睡去,我靠在外面替你挡风,再让人提个碳炉进来,免得冻着你。”

  祝照唔了声,其实心里挺开心,于是缩在被子里裹好,一丝缝隙也没留,就等着明云见取了故事书回来。

  明云见将故事书取回来后在碳炉边上烤了会儿,将身上的寒气烘暖了些,这才进了被窝,但一时也没靠近祝照,等祝照抓着他的手要钻进他怀里了,明云见才翻开书给她念故事听。

  明云见念故事书时,祝照就趴在他的心口上,一边耳朵听着他的心跳声,一边耳朵听着他念故事的声音,也不知是不是当真这故事书管用,祝照很快便睡了过去。

  第二天早上醒来时,明云见已经起了,听丫鬟说他正在前厅用早饭,等会儿还得去处理海盗的事。

  云家航海的都是明云见训练出来的人物,功夫比起海盗要厉害许多,只是海上经验不足,故而开头会吃些亏,不过云家做航海生意已经有十年了,这些事虽棘手,却总会以好结局过去。

  祝照起得迟,没能赶上送明云见出门,本想趁着天气不错出去走走,不过府里丫鬟说明云见给她约了城内有名的大夫,大约午间过来给她把脉。

  原先文王府里的大夫在林大夫离开笙州时,跟着林大夫一起走了,那人本就是杏风山上的,说是想回去看看师兄弟,等过了这个冬天再回来。

  祝照知晓这边的大夫不好约,便在府里等着。

  不过在府里等待大夫时,她倒是听到了一个骇人的消息,消息是从京都传来的,因为距离较远,恐怕再新的消息,也过了时间。

  消息是从云府的下人嘴里传来的,他们都是笙州本地人,对京都里的事多半有些好奇,说是静太后发丧了,但据整理静太后遗容的人说,静太后的死相并不好看。

  祝照的面前放着一盆兰花,正以画笔精心作画,突然听见这消息,手中下笔差点儿错了位置。

  她抬头朝那两个从长廊路过去喂孔雀的下人看去,跟着祝照身边的一个丫鬟见她盯着那两个下人发呆,以为祝照想听听是什么事儿,故而自作主张过去问了一些,回来之后祝照也没发现她离开过。

  “好大的故事!”丫鬟回来时,声音高亢,惊讶道:“京都太后死了有一段时间了,前段时日发丧,遗容是宫里人整理的,不过消息还是没瞒住,说是静太后死时双手双脚都烂了,白发蒙面,口含麝香,双眼流血,吓人得很!”

  祝照这回是真的画不下去了,她猛地朝丫鬟看去,心里起了一阵怪异的感觉。

  另一个丫鬟听到这个消息也吓了一跳,毕竟京都几个月前还闹过嵘亲王造反一事,虽然山高皇帝远,嵘亲王造反祸及到的只有京都附近的百姓,不过消息还是传到了笙州这边来的。